在法恩莱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法恩莱特)的智能制造工厂里,全自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生产线上机器轰鸣永华证券,屏幕闪烁着精准的数据。一个个巨型圆桶中装着他们最核心的产品——电解液。按照不同比例配制好的电解液在罐内发生着反应,最后会变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、钠离子电池电解液、固态电解质等不同类型的电解液。
而在中材锂膜(宁乡)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中材锂膜)的生产车间里,一卷卷厚度只有几微米的锂膜正在被生产出来,这些看似薄如蝉翼的锂膜却却决定着电池的容量大小、充放电的快慢程度等关键性能。
这些电解液、锂膜,都是组成动力电池的原材料之一,决定着动力电池的续航、寿命、安全性等重要指标。站在新能源“风口”,湖南以创新促发展,不断建链、延链、补链,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,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迎“风”起舞,构筑起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体系。近日,记者走进几家新能源企业,探秘湖南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澎湃动能。
打造锂电池“血液”,法恩莱特以超级电解液赋能全球绿色能源
走进法恩莱特,大门处墙上的标语很是醒目:“用超级电解液技术,成就超级锂电池客户”。法恩莱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、副董事长邵俊华介绍说,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材料,又被称为电池中的“血液”。他们公司自2014年成立以来,在湖南宁乡、河南焦作等地建立了多个智能化生产基地,专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、钠离子电池电解液、固态电解质及核心添加剂的研发、生产与销售。此外,法恩莱特还为全球绿色能源应用和能源存储提供解决方案,成为业内首家能与下游汽车厂商直接合作的电解液供应商。
“我们的生产线自动化程度在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永华证券,年产能高达12万吨。”邵俊华介绍,法恩莱特/span>
选择落户湖南长沙宁乡,法恩莱特看重的是湖南省丰富的配套资源和一体化布局,还有当地政府在政策、资金上的大力支持。“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,湖南有丰富的人才优势,如中南大学、湖南大学、湘潭大学,这是我们选择将湖南作为总部培养的原因。”邵俊华说,企业周边丰富的配套资源也能够帮助企业迅速打开市场,帮助企业巩固在行业的地位。“我们将形成一个人才全球化、工厂全球化、资本全球化和战略全球化的布局。”
薄如蝉翼!4微米隔膜让锂离子“游”过去,宁乡智造驱动全球新能源
“我们现在做的最薄的锂电池隔膜,厚度只有4微米,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十分之一。”在中材锂膜(宁乡)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中材锂膜)的生产车间里,精益副总监兼基膜工厂经理周华荣跟记者介绍道,锂电池隔膜的厚度和孔径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、循环及安全性能等,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,隔膜越薄,电池体积越小、容量越大。
他们生产的锂电池隔膜一般用于三大类产品,如汽车的动力电池,大型的储能电池、储能电柜,还有3C类的产品,比如人们常用的手机、平板电脑。周华荣也向记者科普了为何这么薄薄一张膜会如此重要。锂电池隔膜一般被放置于正负极之间,用于防止正负极短路;另外,隔膜上有很多微孔的结构,相当于给锂离子提供了一个通道,让锂离子可以游过去,从而完成电池充电和放电的过程。在中材锂膜的生产车间里,记者还见到了全自动的生产线,1小时大约可下线约90辆新能源汽车所需的锂电池隔膜。
除了向国内头部企业供货,中材锂膜在海外市场也进行了布局。今年上半年,中材锂膜首个海外生产基地落户匈牙利尼赖吉哈佐市,规划建设8条先进涂覆隔膜生产线,将打造年产能达6.4亿平方米的湿法涂覆隔膜生产基地。像中材锂膜一样,新能源产业龙头企业主动“走出去”,正持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出口业绩。
打造闭环生态,冲刺7000亿目标,湖南储能产业“链”成全球竞争力
储能产业作为宁乡经开区的主导产业,“产业链缺什么,我们就引进什么。”宁乡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。前瞻性布局储能材料,集聚完善产业链,宁乡率先开展产业链招商、以商招商、二次招商,精准建链、延链、补链、强链。园区集聚中伟新能源、邦普循环、弗迪电池、中科星城石墨、中材锂膜、巴斯夫杉杉等一批国内细分领域龙头企业,构建了从“前驱体-正极材料-负极材料-隔膜-电解液-电芯及Pack-废旧汽车和动力电池回收”的国内领先、省内唯一的完整闭环产业链条。
今年1至7月,全省新能源产业实现营收3515.9亿元,同比增速15.7%,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实现营收686亿元,同比增速18.9%,全省新能源产业正加速崛起,形成全链条、多领域协同发展的新格局。未来,湖南还将积极布局建设一批中试平台,加大新能源汽车、全场景氢能重卡、固态电池、高性能钠电池、电网主配调控技术等新产品新技术攻关力度,培育一批新能源领域省重点实验室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,力争2025年产业链营收突破7000亿元,新增2家百亿级企业、2家两百亿级企业。
潇湘晨报记者黎棠永华证券
举报/反馈倍悦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